一、校测形式与科目分类
根据校测方式,39所高校可分为三类:
-
笔试+面试+体测(主流模式,25所)
多数高校采用此方式,笔试科目根据专业类别划分:-
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如清华、北大、中科大、北航等);
-
文科类:语文、历史、哲学综合(如人大、中央民族大学、武大等);
-
交叉学科:部分高校结合专业特色设置科目(如北航考“航空航天概论”,南大考“数理探究”或“化生综合”)。
-
-
仅面试+体测(14所)
如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面试侧重学科素养与科研潜质,体测项目多为立定跳远、50米跑等基础项目。 -
提前校测(10所)
复旦、上交、南大、浙大、中科大、同济、北航、西安交大、厦大、兰大在高考后出分前组织校测,考生无需等待高考成绩即可参与。
二、校测内容
1. 清华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化学);文科(语文、数学),难度接近竞赛复赛水平。
-
面试重点:学科前沿(如人工智能与数学建模)、科研潜质、综合素质档案延伸提问。
-
体测项目:台阶运动试验、坐位体前屈,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
2. 北京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化学);文科(语文、数学),古文翻译题占比较高。
-
面试重点:逻辑推理、兴趣志向、科研经历深度挖掘。
-
体测项目: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
3. 中国人民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文史哲综合素养,如“古文字学应用场景分析”。
-
体测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不计入总分但需合格。
-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航空航天概论,加权计分(数学+物理×1.2)。
-
面试重点:飞行器设计、工程思维与创新潜质。
-
5. 北京理工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化学,加权计分(数学成绩×1.5)。
-
面试重点: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材料科学前沿。
-
6. 中国农业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生物科学、生物育种领域的实验设计与科研潜力。
-
体测项目:BMI指数、肺活量测试。
-
7. 北京师范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体测
-
笔试科目:文科(语文、历史综合);理科(数学、物理)。
-
面试重点: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能力评估。
-
8. 中央民族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历史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
面试重点:民族文化与学科交叉分析。
-
9. 南开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化学、数学学科深度问题,如“量子计算对传统密码学的影响”。
-
体测项目: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同分时参考体测成绩。
-
10. 天津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化学,侧重工程应用场景。
-
面试重点:合成生物学、能源工程领域创新思维。
-
11. 大连理工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加权计分(数学×1.2)。
-
面试重点:工程力学、应用化学实验设计。
-
12. 吉林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数学建模能力、基础医学研究案例讨论。
-
体测项目:50米跑、身高体重指数。
-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加权计分(数学×1.5),涉及航天工程基础。
-
面试重点:智能机器人、材料科学前沿。
-
14. 复旦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文科(文史哲综合),难度接近竞赛初赛。
-
面试重点:学科交叉问题(如“基因编辑伦理分析”)。
-
15. 同济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土木工程、环境科学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
-
体测项目:立定跳远、50米跑。
-
16. 上海交通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涉及人工智能与算法设计。
-
面试重点:科研项目经历、科创竞赛成果。
-
17. 华东师范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教育学理论、心理学案例分析。
-
体测项目:坐位体前屈、肺活量测试。
-
18. 南京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理探究或化生综合);文科(文史哲综合)。
-
面试重点:跨学科研究能力(如“气候变化与历史变迁关联”)。
-
19. 东南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侧重信息工程与智能科学。
-
面试重点: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前沿技术探讨。
-
20. 浙江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或化学);文科(语文、历史综合)。
-
面试重点:交叉学科研究潜力(如“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结合”)。
-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难度达竞赛复赛水平,竞赛生优势显著。
-
面试重点:物理实验设计、数学逻辑推理。
-
22. 厦门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海洋科学、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
-
体测项目:50米跑、立定跳远。
-
23. 山东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文科(语文、历史),涉及古文翻译与哲学思辨810。
-
面试重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融合案例分析。
-
24. 中国海洋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分析题。
-
面试重点:深海探测技术、海洋资源开发。
-
25. 武汉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文科(语文、历史),延伸至高考边缘知识。
-
面试重点:地球物理学、基础医学研究案例讨论。
-
26. 华中科技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加权计分(数学×1.2)。
-
面试重点:光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前沿。
-
27. 中南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资源循环利用。
-
体测项目:BMI指数、50米跑。
-
28. 中山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天文学、生态学跨学科研究潜力。
-
体测项目: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
-
29. 华南理工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化学,侧重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
-
面试重点: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场景分析。
-
30. 四川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口腔医学基础、古文字学应用。
-
体测项目: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
-
31. 重庆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涉及储能科学与工程基础。
-
面试重点:智能电网、新能源技术前沿。
-
32. 电子科技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集成电路设计、通信工程创新思维。
-
体测项目: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
-
33. 西安交通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数理思维与创新设计,无固定科目限制。
-
面试重点:能源动力工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
34. 西北工业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航空航天材料、无人机技术研究潜力。
-
体测项目:50米跑、BMI指数。
-
35. 兰州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高考前校测)
-
笔试科目:理科(数学、物理);文科(历史、哲学综合)。
-
面试重点:草业科学、生态学实地研究案例分析。
-
36. 国防科技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军事素质测试
-
笔试科目:数学与逻辑、经典物理基础,侧重军事应用。
-
面试重点:思想品德、军事战略思维。
-
37. 湖南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材料化学、智能传感技术前沿。
-
体测项目:立定跳远、50米跑。
-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校测形式:面试+体测
-
面试重点:生物育种、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
-
体测项目: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
-
39. 东北大学
-
校测形式:笔试+面试
-
笔试科目:数学、物理,侧重自动化控制基础。
-
面试重点:工业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场景。
-
三、校测难度与备考建议
-
难度分级
-
基础题(20%):考查课内核心知识,如数学函数、物理力学。
-
中档题(50%):高考延伸题,如化学有机合成路径分析。
-
竞赛题(30%):清北、中科大等校数学达复赛一试水平,物理涉及电磁学复杂模型。
-
-
备考策略
-
竞赛生:强化数理竞赛知识,重点突破复赛题型(如组合数学、电磁场理论)。
-
非竞赛生:主攻高考延伸题,积累学科前沿知识(如量子通信、基因编辑)。
-
面试准备:模拟专家提问,整理科研经历与学科兴趣陈述(参考北大“强基十问”)。
-
四、39所高校报考注意事项
1. 报名策略
-
限报规则:仅限报1所高校,需精准匹配分数与目标校录取线。
-
破格生注意: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及以上可破格入围,但需注意部分高校(如人大、中山大学)不招破格生。
2. 材料准备
-
必备材料:个人陈述、综合素质档案、高中成绩单(清北、复旦等校要求上传)。
-
竞赛证明:中科大、北航等校可上传省一及以上奖项证书。
3. 校测备考
-
笔试重点:清北、中科大等顶尖高校需复习竞赛知识,其他高校主攻高考延伸题。
-
面试技巧:模拟专家提问,整理科研经历与学科兴趣陈述(参考北大“强基十问”)。
4. 体测要求
-
严格院校:清华、北大、国防科大等将体测设为录取必要条件,不合格者直接淘汰。
-
宽松院校:南开、中山大学等同分时参考体测成绩。
5. 录取与锁档
-
锁档风险:一旦被强基录取,无法参与后续批次录取。
-
综合成绩计算:多数高校按“高考成绩85%+校测15%”折算,国防科大等加权计算高考成绩。
6. 特殊政策
-
加权计分:北航(数学+物理×1.2)、哈工大(数学×1.5)适合偏科生。
-
校测时间:复旦、上交等10校在高考后出分前组织校测,备考时间仅1周。
备注:强基计划校测内容差异显著,需结合目标院校特色针对性备考。报考时需关注各校入围规则、材料要求及培养方案,避免因信息偏差错失机会。更多细节可参考各招生院校官网或阳光高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