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招生对象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学科专业能力突出,创新能力强的考生。
第二类:学科竞赛获奖考生,一般为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考生。
招生专业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具体招生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理论与应用力学、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动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生物育种)、基础医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古文字学、自动化、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航空航天类、海洋科学等。
强基计划招生时间安排
4月
网上报名
6月
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
提供高考成绩
6月26日前
公布校考名单
7月4日前
组织校考
7月5日前
择优录取
- 39所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招生信息一览表(2025版)
- 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 2024年强基计划报考指南
-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汇总
- 密码保护:2024年强基计划校考备考指南
- 选择强基计划专业应该具备的条件
- 强基计划院校面试考察内容
- 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汇总
- 2021-2023强基计划招生院校章程发布时间
-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入围倍数统计
- 2020-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报名人数统计
- 强基计划百问百答(2023版)
- 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报名时间汇总
- 清华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兰州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西安交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 南京大学2023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考核
总体来说,笔试和面试题目都会围绕考生报考的专业设置问题,笔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础能力;面试由学科专家组成,考查学生的学科基础、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兴趣志向、科研潜质等;体能测试项目有测量身高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如因身体残疾、受伤等客观原因无法参加,需凭三甲医院有效证明申请免测。
录取
录取时,招生高校按综合成绩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各校的综合成绩计算方式并不完全相同,但按照规定,高考成绩所占的比例不得低于85%。被强基计划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区、市)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区、市)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在此特别要提醒考生,在未明确被强基计划拟录取之前,应正常填报高考各批次志愿。

培养机制
由于强基计划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助推科技创新改革,向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的使命,因此,招生高校均为办学实力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且通常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多数高校采取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在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推免直博、公派留学、发放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被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完成本科阶段规定的课程,达到转段要求后,按照有关规定直接转入研究生培养阶段。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相关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接受学科交叉培养。
热点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