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学校历年报名人数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学校 志愿填报 数说高考 院校名单 高考数据
学校名称省市22年报名人次21年报名人次20年报名人次
北京大学北京448328299065457
清华大学北京441208022760152
四川大学四川380577134259100
浙江大学浙江339538166963110
武汉大学湖北337966637158716
中山大学广东336777536078161
南京大学江苏331058164260414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327039546736386
厦门大学福建325777609857131
南开大学天津324354757135424
山东大学山东302677093859074
复旦大学上海273147803257700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71095927944713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268646136540352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267144261331860
同济大学上海245924680934879
兰州大学甘肃225175100438343
中南大学湖南2210347899353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21687527322988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202895186438490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199532593318600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98454662134551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190464161826656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66284378832716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162214352133110
东南大学江苏159055213728444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153104228731899
重庆大学重庆147723813327370
东北大学辽宁13712--
吉林大学吉林136563665817126
天津大学天津133023874428984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132133398424344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116502865211407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4232325817727
湖南大学湖南9182--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85061808014268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861714645103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8235--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74782398717648

*本表统计为报名人次,不代表人数,仅供学习参考。


2022年强基计划报名的变化

1、家长及考生报考强基计划实现了理性回归
强基计划自2020年首次实施以来,受到了广大考生及家长的关注。“双一流”、“985”高校的光环、对接国家高精尖发展领域的招生专业、本硕博一贯制的培养模式都足够吸引人;更重要的是较之往年自主招生中奖项、论文、专利等满天飞的“审核乱象”,强基计划更多的是靠高考成绩这一无法改变的依据去入围,让广大的有了去名校的机会。强基首年(2020年)135万人,2021年187万人,百万大军涌入了强基计划。但值得关注的是强基首年有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未招满,2021年更是出台了“校考确认”的政策。这背后所反映的其实是家长和考生们将强基计划当成了进入名校的途径,作为升学的备选,报考时缺乏足够的理性。而在实施两年后,“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专业的未来发展尚未可知,过往两年仅低目标院校普通批次投档线十几分甚至高于普通批投档线的入围线也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对强基计划的思考、对学生情况的定位自然会更理性,也就导致了报考人数的减少。

2、2022年强基计划报考系统实现了升级
2022年强基计划同一招生院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是不一样的,同一省份的文理科或不同选科能报考的专业也不一样,每个考生都只能看到自己申请表上的数字编号。按照往年,都会计算在最终的报考总人次中,导致了去年有187万人次报名。而在今年,强基计划报名系统对于报考人数的统计是以报名截止后实际完成的人数为准,或是以报名完成后系统生成的申请表上的数字编号为准。有人估计,往年报考总人次需要除以2,也就是强基首年有67万人,21年有94万人报考,这样看来22年的86万人次就很合理。所以,今年的数据是报考为86万人。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查询



生涯规划

免责声明:
1、本站收集整理文章源自于网络分享,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并对此表示歉意。
3、相关数据请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各招生院校公布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