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专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1.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2.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3.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的”。《辞海》中将“专业”一词划归到了教育卷,解释为“在教育上,指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由此可见,“专业”至少有两层涵义。广义上的专业就是职业,指某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所形成的特定的劳动特点,特定的职业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只有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才能胜任,如工程技术专业、教育专业、医疗专业等;狭义上的专业特指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是依据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和明确的培养目标,设置于高等学校(及其相应的教育机构)的教育基本单位或教育基本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中的专业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和学科依赖性,专业设置的出发点是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满足社会上不同职业和岗位的需求,体现了高等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同时,专业的构成是以一定学科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的,专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分类的指导性文件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规定了专业的设置、划分标准,所属门类、调整以及命名等,是高等学校实施招生以及人才培养计划,授予学位以及就业指导安排,教育统计以及人才需求预测分析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种类的不断变化,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学科的不断分化与融合,《专业目录》分别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调整。最近一次调整将专业大类由11个增加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将专业类别由73个增加至92个,将具体专业数量由249个增加至506个,并设置了特设专业(154个)和控制布点专业(62个)。本次调整通过对专业设置的控制和放宽紧密结合,体现了学科发展和职业发展,并通过与研究生学科目录的一一对应,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延续性。
行业
“行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工商业中的类别;也泛指职业,如饮食行业、服务行业”。《辞海》将“行业”一词划归到了经济卷,解释为“指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金融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等”。
因此,“行业”也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上的行业就是指职业,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里的行业就等同于职业。从事同一行业工作的人被称作同行,同行的人有较多共同语言,而隔行就如同隔山。狭义上的行业特指在国民经济中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这里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它是划分国民经济各单位的载体。行业反映的是以生产要素组合为特征的各类经济活动,生产力三要素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他们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所形成的经济活动的技术特点就是划分行业的主要依据。
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国家标准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它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适用于统计、规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是经济管理和统计工作的基础性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1984年首次发布,并分别于1994年、2002年、2011年、2017年进行了四次修订。最新一版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于2017年10月1日实施。新标准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1380个小类,与2011年版比较,门类没有变化,大类增加了1个,中类增加了41个,小类增加了286个。新标准及时准确反映了我国经济新常态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涌现出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监测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情况、提供更好的统计信息服务奠定了标准基础。同时,标准保持与国际接轨,实现了与联合国《国际标准行业分类(ISIC修订本第4版)》的对照可比。
综上,专业和行业虽然都与职业有一定的呼应和联系,但是,专业是指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职业为导向的学业门类,隶属于教育范畴,行业是指以生产组织形式为基础、以职业为表象的产业门类,隶属于经济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