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各种倾向维度特征

MBTI 人才测评

  美国的凯恩琳·布里格斯和她的女儿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研制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这个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即
类型指标介绍
维度
类型
相对应类型英文及缩写
类型
相对应类型英文缩写
注意力方向
(精力来源)
外倾(外向)
E(Extrovert)
内倾(内向)
I(Introvert)
认知方式
(如何搜集信息)
实感(感觉)
S(Sensing)
直觉(直觉)
N(iNtuition)
判断方式
(如何做决定)
思维(理性)
T(Thinking)
情感(感性)
F(Feeling)
生活方式
(如何应对外部世界)
判断(主观)
J(Judgment)
知觉(客观)
P(Perceiving)
  四个维度如同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个体就有哪方面的偏好。如在第一维度上,个体的性格靠近外倾这一端,就偏外倾,而且越接近端点,偏好越强。
  
  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弄清每个维度的含义,并且能估计出自己在每个维度上的偏好。
  

外倾-内倾

  如果只能用一个维度将人群区分开来的话,那么,这个维度应该是内外倾向,它是区分个体的最基本的维度。我们以自身为界,可以将世界分为自身以外的世界和自我的世界两个部分,也可称为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外倾的人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外在的人,外在的物,外在的环境等,而内倾的人则相反,较为关注自我的内部状况,如内心情感、思想。两种类型的个体在自己偏好的世界里会感觉自在、充满活力,而到相反的世界里则会不安、疲惫。因此,外倾与内倾的个体之间的区分是广泛而明显的,并不象我们平时讲的“外倾者健谈、内倾者害羞”那么简单,具体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外倾型(E)
内倾型(I)
与他人相处时精力充沛
独处时精力充沛
行动先于思考
思考先于行动
喜欢边想边说出声
在心中思考问题
易于“读”和了解;随意地分享个人情况
更封闭,更愿意在经挑选的小群体中分享个人的情况
说的多于听的
听的比说的多
高度热情地社交
不把兴奋说出来
反应快,喜欢快节奏
仔细考虑后,才有所反应
重于广度而不是深度(心理能量的获得途径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
喜欢深度而不是广度(心理能量的获得途径和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程度)
表1 内倾型与外倾型的特征比较
  参照上述的“条条框框”,你能确定你的内外倾向的偏好了吗?当然,不要期望每条标准都完全符合,大部分符合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了。也不要要求每时每刻都以同样类型的方式行事。人毕竟生活在社会中,有时会顺应外在环境的、工作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再外倾的人,在权威人士面前或者十分隆重、严肃的场合,也会是个好的倾听者,再内倾的人,走上领导岗位,该发表意见的还得发表,准备充分的话,也会滔滔不绝。关键在于,我们需扪心自问:到底以什么样的方式行事,才是自己感觉最好的,最习惯的。
  

感觉-直觉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接受着信息,这是我们跟上外界节拍的必要前提。但不同类型的个体接受信息的方式不同,这便有了感觉型与直觉型之别。首先,面对同样的情景,两者的注意中心不同,依赖的信息通道也不同。感觉型的人关注的是事实本身,注重细节,而直觉型的人注重的是基于事实的含义、关系和结论;感觉型的人信赖五官听到、看到、闻到、感觉到、尝到的实实在在、有形有据的事实和信息,而直觉型的人注重“第六感觉”,注重“弦外之音”,直觉型的人的许多结论在感觉型的人眼里,也许是飘忽的,不实在的。注重细节的结果使感觉型的人擅长记忆大量事实与材料,他们有时候像本“词典”,能清晰地讲出大量的数据、人名、概念乃至定义,常使其他人感到吃惊。而直觉型的更擅长解释事实,捕捉零星的信息,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向。其次,感觉型的人对待任务,习惯于按照规则、手册办事,比如照着手册使用家电,比如看着地图辨认交通路线,而直觉型的人,习惯尝试,跟着感觉走,他不习惯仔细地看完一大本说明书再动手,结果呢?可能比感觉型的人更快地完成了任务,也可能因为失败而须重新开始。感觉型习惯于固守现实,享受现实,使用已有的技能,直觉型的人更习惯变化、突破现实。简言之,感觉型注意“是什么”,实际而仔细。直觉型则更关心“可能是什么”。具体区别如下:
  
感觉型(S)
直觉型(N)
相信确定和有形的东西
相信灵感或推理
对概念和理论兴趣不大,除非它们有着实际的效用
对概念和理论感兴趣
重视现实性和常情
重视可能性和独创性
喜欢使用和琢磨已知的技能
喜欢学习新技能,但掌握之后很容易就厌倦了
留意具体的、特定的事物;进行细节描述
留意事物的整体概况、普遍规律及象征含义;用概括、隐喻等方式进行表述
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情况
跳跃性地展现事实
着眼于现实
着眼于未来,留意事物的变化趋势,惯于从长远角度看待事物
喜欢深度而不是广度(接受信息上)
重于广度而不是深度(接受信息上)
表2 感觉型与直觉型的特征比较
  在我们的周围,两种类型的人都会存在,当然极端典型的比较少,大多数人兼有两种特质,但其中一种会更突出一些,成为本人的特色,也由此可以确定本人的类型。使用哪种方式接受信息都有利有弊。作为个体,往往只擅长一种,了解到这点,直觉型的人就不必在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面前自叹弗如,感觉型的人也无需在灵动、敏感的直觉者面前不好意思了。当然,我们在享受自我性格类型所带来的优势的同时,也不妨逐渐有意识地弥补弥补弱处,比如说,直觉型的人可多关注一些细节,而感觉型的人可多留神蕴含的潜在信息。国外的研究表明,25岁以后,伴随着对于人生的反思,个体完善自我性格的倾向会更明确。确定一下你的类型,看看这种类型的优势所在。

  

思维-情感

  这是从作决策的方式来看。仅看这个维度的名称,也许你会觉得,思维型的人是理性的,而情感性的人是非理性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两类人都有理性思考的成分,但作决定或下结论的主要依据不一样。情感型的人常从自我的价值观念出发,变通地贯彻规章制度,做出一些自己认定是对的决策,比较关注决策可能给他人带来的情绪体验,人情味较浓。思维型的人则比较注重依据客观事实的分析,一以贯之、一视同仁地贯彻规章制度,不太习惯根据人情因素变通,哪怕做出的决定并不令人舒服。具体区别如下:
思维型(T)
情感型(F)
退后一步思考,对问题进行客观的、非个人立场的分析
超前思考,考虑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重视符合逻辑、公正、公平的价值;一视同仁
重视同情与和睦:重视准则的例外性
被认为冷酷、麻木、漠不关心
被认为感情过多,缺少逻辑性,软弱
认为坦率比圆通更重要
认为圆通比坦率更重要
只有当情感符合逻辑时,才认为它可取
无论是否有意义,认为任何感情都可取
被“获取成就”所激励
被“获得欣赏”所激励
很自然地看到缺点,倾向于批评
惯于迎合他人,着重维护人脉资源
表3 思维型与情感型的特征区别
  不同性别的个体在这个维度上的偏好有所差异,据研究,大约2/3的女性偏好情感型,2/3的男性偏好思维型,什么原因造成的?也许社会本身对不同性别的人就给予了不同的期待,期待女性的同情心,期待男性的冷静、客观。其实,这两种类型无所谓好或坏,重要的是理解和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的做法,并且尽量避免走入极端,极端的思维倾向,可能会给人“冷酷”的感觉,而极端的情感倾向则给人“无原则”的感觉。看看你的性格在这个维度上会有什么样的偏好?

  

判断-知觉

  这是从喜好的生活方式来看。如果我们看看人们的办公桌上、包内或柜子里摆放的物品,可以发现,有些人经常是井然有序,而有些人就不那么习惯于保持整齐,前者是判断型具有的特征,后者是知觉型的人经常有的状态。不仅如此,在处事方式上,判断型的人目的性较强,一板一眼,他们喜欢有计划、有条理的世界,更愿意以比较有序的方式生活。知觉型的人好奇性、适宜性强,他们会不断关注新的信息,喜欢变化,也会考虑许多可能的变化因素,更愿意以比较灵活、随意、开放的方式生活。在做决策时,判断型的人较为果断,而知觉型的人总希望获得更多信息后再决断。逛了两天商场,还决定不了买什么的人,多半是知觉型的。两者的具体区别如下:
判断型(J)
知觉型(P)
做了决定后最为高兴
当各种选择都存在时,感到高兴
有“工作原则”:工作第一,玩其次(如果有时间的话)
“玩的原则”:现在享受,然后再完成工作(如果有时间的话)
建立目标,准时地完成
随着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改变目标
愿意知道它们将面对的情况
喜欢适应新情况
着重结果(重点在于完成任务)
着重过程(重点在于如何完成工作)
满足感来源于完成计划
满足感来源于计划的开始
把时间看作有限的资源,认真地对待最后期限
认为时间是可更新的资源,而且最后期限也是有收缩的
表4 判断型与知觉型的特征区别
  大多数人兼具两种倾向,只是更偏向某一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也会受其它因素影响,改变一贯的方式,如面临紧急的、或期限明确的任务,知觉型的人也会果断起来。兴致所至,也会把物品收拾的整整齐齐,但这些并不是他们常有的行为方式,也不是他们内心感到真正自然、舒服的方式。作为个体,一方面根据内心的感受识别自我的偏好,发挥优势,另一方面,则要约束一下性格的弱点。如完全的判断型,比较容易走入刻板、教条的境地,完全的知觉型则容易使事情的进行没有限制。看看最后一个维度上,你的偏好是什么?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查询



生涯规划

免责声明:
1、本站收集整理文章源自于网络分享,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并对此表示歉意。
3、相关数据请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各招生院校公布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