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不只关系到学生学业和视野,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发展。如果学生能够被一所优秀的大学录取,就可为自身以后的就业、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填报志愿时,学生应注重考虑院校因素,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提高被理想的大学录取的概率。
其一,掌握院校信息。
很多考生对一些院校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尤其对院校的位置、发展历史、国内的排名等知之甚少。为避免填志愿时错选院校,学生应注重认真收集所报院校的信息,通过院校官网、院校贴吧等渠道查阅资料[5]。
其二,明确优势专业。
近年来,我国各大院校发展迅速,很多院校开始打造自己的优势专业,以提升自身实力、社会知名度。填报志愿时,学生确定好选择的大学后,需要认真考虑大学的专业,填报志愿前可上网查阅资料以了解大学的一些优势专业,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发展情况等。
其三,分析师资力量。
一所大学的师资力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的实力、发展阶段、教学质量。因此,填报志愿前,学生应结合院校介绍、招聘信息等做好院校师资力量的分析与对比,充分了解院校任课教师的学历水平、科研水平等,选择师资力量雄厚的院校[6]。
其四,收集历年分数线。
当前高考制度下学生能否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仍然以高考分数为重要依据。因此,填报志愿时,为提高被理想大学录取的成功率,学生应做好院校历年分数线的收集与分析工作,把握历年录取分数线划定的规律,结合自己的考试分数对能否被相关专业录取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例如,一些院校的某些专业知名度比较高,录取分数线会远远高于划定的最低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