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八个人格发展阶段

人才测评 生涯规划

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一定要通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如果儿童解决了冲突,完成了每一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品质。他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儿童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性和克服羞怯感和疑惑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取主动感,克服罪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主要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第五阶段,青年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或称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

  第六阶段,成人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第七阶段,成人中期(25-50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成人后期(50岁以后直至死亡),主要是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

  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该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串感觉。实际上,儿童进入青年期,个体的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这两种自我之间的统一,就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包括两个双向的过程,其一是努力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其二是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

  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之一是鼓励青少年多自省。自省是指通过自我反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通过自省,青少年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我,弄清现实的我以及理想的我,这是形成自我同一感的前提基础。

  顺利实现同一感的关键之二是鼓励青少年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需要的某些活动、任务、态度和价值观,抛弃那些不适合的东西,改变现实的自我,使之与理想自我一致;或者是在实践活动中,知道理想自我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过大,修正、改变理想自我,使之符合现实的自我,从而形成自我同一感。

高考志愿填报数据查询



生涯规划

免责声明:
1、本站收集整理文章源自于网络分享,文中观点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2、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载,请联系我们删除,我们并对此表示歉意。
3、相关数据请以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各招生院校公布内容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