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在自我意识发展、升学考试、人际交往等压力下,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紧张、恐惧、抑郁、焦虑、强迫、网络成瘾、偏执、敏感、情绪不稳定等方面。
一、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表现1: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中小学生极其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在应试情境的激发下,他们过分担忧、过分紧张,进而产生了逃避行为,结果导致一些学生在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维刻板,思路变窄,甚至大脑一片空白,无法发挥正常水平,但考试后又长时间无法松懈下来。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突出,那些平时遇事易紧张、胆怯,高估困难情境,面对挫折过分自责的学生更容易发生考试焦虑。
表现2:过分敏感。
一些高中生平时表现为神经过敏、多疑,觉得他人时刻在品评自己,担心形象遭到别人诋毁,认为别人时刻用挑剔的态度对待自己,经常把别人无意中说的话、低声说的话,怀疑成别人在议论自己,别人不相干的动作也误以为是对自己的轻视或嘲笑,并因此导致情绪上喜怒无常,喜欢猜忌他人,压抑自己的情绪,进而感到孤独,出现情绪变化很大的现象。这些过分敏感的现象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严重的甚至需要休学或住院治疗。
表现3:人际关系紧张。
当前,校园暴力事件不断见诸报纸、网络,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高中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高中生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成了一种精神需要。一方面,学生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加上某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不信任,使学生产生了对抗压抑心理,导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亲子关系紧张,于是为了缓解这种紧张和压力,他们做出了戏弄他人、对他人冷嘲热讽,成帮结伙打群架等不良行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表现4:出现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指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而导致的各种异常心理过程、异常人格特征的异常行为方式,是一个人表现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行动,以致其行为的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是不适应的。
二、高中生的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一是抑郁。
这是高中生心理障碍中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抑郁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由于高中生升学压力、交友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等没有处理好,都会导致其心理负担过重,出现情绪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失去满足感和生活的乐趣、低自尊、无能感、消极看待事物、喜欢责备自己、缺少热情、失眠和食欲减退等消极现象。
二是人际交往恐惧。
这也是高中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交往心理障碍,表现为见人害怕、脸红、表情不自然;与人对视时紧张异常;在人前行走时,怕自己姿态不好引人嘲笑和轻视等。
三是性烦恼和性困惑。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意识觉醒,于是由此产生了性烦恼和性困惑,这是由高中生的生理需求与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造成的。
四是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受认识水平的局限,还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客观现实,往往由于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造成主客观不协调,无法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有可能出现难以适应挫折的问题。
三、高中生心理健康标准
高中生上接少年后期,下连青年中期,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个体心理的发展也有其独特性。其健康心理标准如下:
1.学习适应
高中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达到同龄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场合能发表个人见解;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有正确的学习动力,有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
2.情绪情感
情绪比较稳定,学生基本上能保持较好的心境,一般情况下,对自己的情绪反应能把握好时机和分寸;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个人目标和行为经过努力能与社会、学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识别和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
3.意志品格
兴趣广泛,学生能对某些方面的兴趣有稳定性和专注力,能积极参加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行事有较明确的目的,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调节力,有克服困难的恒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社会适应
乐于交往,学生能与家庭成员、教师、伙伴大都保持比较和谐、亲密的关系,对友谊有正确的理解;了解高中男女学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异性同学有广泛友好地接触,对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较强的抵制能力。
5.人格品质
自尊、自重,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能适度追求和满足自身需要;对生活有较高的热情,有进取的精神面貌,对自己的隐忧能尽量地“放开去”,能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性格较为开朗,处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义感。